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二十二章 最好的时代 (第2/4页)
承了下来,区区成化斗彩瓷还难不倒他,即便老爷子朋友那里的没了,他也有自信去收几个回来。 这个年代对于收藏家来说是最好的年代,也是最坏的年代。 好就好在这个年代的人对古董的认知既矛盾又模糊,从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,文物的价值大幅度缩水,几乎处于历史最低价,后世很多的大收藏家都是在这个时间段内发迹的。 而且市场上几乎没有文物造假。 举个简单的例子,钓鱼台国宾馆附近便有一个小型的古董跳sao市场,当然,它是非法的,摊贩们每天清晨6点钟出摊,为了规避检查,基本上只摆一两个小时就收摊。 只要你去跳sao市场逛了一圈,随手买个东西,基本上都是真品,只不过古董的价值也有高有低,年代有近有远。 关键是这里摆摊的人大多都是行家,他们对于古董有着自己的一套价值认知体系,想要捡漏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。 这里的捡漏是相较于现在的市场价而言,而不是后世的价值体系。 因为,即使是非常看好古董升值空间的那批人,也无法想象华夏未来的经济发展有多么的迅猛。 倘若李杰在这个时候提出三十年之后,华夏会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,或者类似的言论,所有人,包括最上面的一号都不会相信,与其说不会信,不如说不敢信。 否则,后世也不会将华夏经济发展冠之为奇迹,独属于华夏人的奇迹,无可复制的奇迹。 如果以后世的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