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24、慷慨荡寇势 (第3/8页)
一名,以彰显武功,流传后世!” 袁术听到这人把自己和刘邦相提并论,登时心怀大畅,笑呵呵道:“卿此言大善,以卿之见,此舞当起何名?” “平乱功成,方有君侯乘兴做舞,臣观君侯此舞,闪转腾挪,飞越全场,尽显康慨激昂,当以《康慨荡寇势》名之。” 此言一出,堂内某些人登时眉头一皱。 孙策掀起叛乱,这等乱臣贼子归类到贼寇一流自是合情合理,要说荡寇其实没什么问题,但关键时“寇”这个字放在如今的寿春,却显得有些扎眼了。 要知道真正打败孙策的可是徐州军,而那位徐州牧王政又正是字御寇... 王政字御寇,你却来个《康慨荡寇势》,到底是意有所指呢,还是一语双关呢? 更有反应快的暗自滴咕,此事一旦传开,若是引得王政不快,当如何是好? 正要出来建议可以稍作改动,哪怕叫什么《康慨灭贼势》《康慨除暴势》什么也是好的,却见袁术已拍板大笑: “好,顾卿不愧江东才俊,此名甚合吾意,康慨荡寇势,嗯,好一个《康慨荡寇势》,甚好,大善,哈哈哈哈哈!” 袁术此时酒酣意兴,却没有想的太多。 在他眼里孙策这个竖子可恨至极,自然是天字第一号贼寇了。 而王政和徐州军固然有功,我袁术却也同样有大功啊! 若非吾在关键时刻做出决断,冒着风险令成德驻扎军队兵马悉起,夺下襄安,孙策哪里有这么容易授首? 这种决断难道不康慨么?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