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32、杀戮的味道(5K) (第8/9页)
这个方法,正是当初徐方攻临淄所用。 当然,舆城墙不算高,基本一会就能堆出一个斜坡,直接抵消城墙的地利。 王政本非好战之人,现在大多数时候他冲锋在前,更多只在面对强敌时,因为那才需要他身先士卒,一则鼓舞士气,二则抢占先机。 舆城又没张飞,他就没兴趣去冒险了,毕竟兵凶战危。 其实对于任何一个将军而言,攻城必是最不愿接受的战争形势,也基本是迫不得已。 孙子云:“上兵伐谋,其次伐交,其次伐兵,其下攻城。攻城之法,为不得已。” 攻城的坏处太多,要准备攻城的大型器械,耗时! 一旦耗时,无论将领士卒,都易焦躁,尤其是前者,一旦难以克制,命令士卒蚁附爬墙攻城,那倒是不耗时了,换成消耗人命了。 而对于王政而言,他不怕消耗人命,最怕消耗的人命没有价值,直白点说,就是没经验值。 所以自古以来,对将领的最高评价,无论是“善战者无赫赫之名”抑或是“不战而屈人之兵”,本质上就是在谈论胜利的最优解,永远不是惨胜,而是最小的代价,去换取辉煌的胜果。 后世异族侵略神州时之所以在前期动辄屠城,恰恰也是因为异族人口本就不多,实在死不起,更是最怕打攻城战。 恰恰是因为怕,才要宣扬兵锋所至,若不立即投降,放弃抵抗,一旦城破,便会遭到令人发指的报复。 这其实也是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,只不过是以最野蛮暴虐的方式去完成而已。 一切准备就绪,王政正要下令开始攻城,却见城那便却先想起擂鼓之声,登时一惊,展眼望去,却见一面将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